《工業產品著色與配色技術》
作者:
張紅鳴 徐捷
出版日期:
2001-02-01
開本:
32開
分類:
印刷
ISBN:
7-5019-2561-5/TS.1556
定價:
¥37.00
官網優惠價格:
¥29.6
您也可以去
購買(點擊圖標進入購買頁)
內容簡介
[ ]
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染料和顏料的發展歷史
1.1.1 顏料的發展歷史
1.1.2 染料的發展歷史
1.1.3 染料索引
1.2 著色劑的應用
1.2.1 顏料
1.2.2 染料
2 色素的光物理和光化學
2.1 色素的顏色與化學結構
2.1.1 經典發色……1 緒論
1.1 染料和顏料的發展歷史
1.1.1 顏料的發展歷史
1.1.2 染料的發展歷史
1.1.3 染料索引
1.2 著色劑的應用
1.2.1 顏料
1.2.2 染料
2 色素的光物理和光化學
2.1 色素的顏色與化學結構
2.1.1 經典發色理論
2.1.2 近代發色理論
2.1.3 色素的光敏系數
2.2 光吸收后的光物理作用
2.2.1 佛蘭克科頓定律
2.2.2 熒光
2.2.3 系間竄躍
2.3 光吸收后的光化學作用
2.3.1 光退色
2.3.2 脆損
3 色彩的物理基礎和屬性
3.1 色彩的物理基礎
3.1.1 色與光
3.1.2 可見光譜
3.1.3 光度學基礎
3.1.4 光度學有關物理量
3.2 色彩的屬性
3.2.1 色調
3.2.2 明度
3.2.3 飽和度
3.2.4 顏色三屬性的相互關系
4 色視覺的生理基礎
4.1 人眼的構造、成像機理 視覺功能
4.1.1 視網膜成像機理
4.1.2 人眼的視覺功能
4.2 顏色視覺現象
4.3 色視覺的主要理論
4.3.1 三原色學說
4.3.2 減色法的基本概念
4.3.3 對立顏色學說
5 顏色表示法
5.1 色彩的命名
5.1.1 色彩的系統命名法
5.1.2 色彩的習慣命名法
5.1.3 染料的命名
5.2 色譜表示法和光譜表示法
5.2.1 普通色譜
5.2.2 染料和涂料在紡織物上的應用色譜
5.2.3 彩色印刷網紋色譜
5.2.4 顏色的光譜表示法
5.3 顏色空間表示法
5.3.1 顏色立方體
5.3.2 孟塞爾色立體
5.3.3 OSAUCS勻色標
5.3.4 自然色系
5.3.5 奧斯瓦爾德顏色空間
5.4 孟塞爾鑒別顏色物理量與染色工作者鑒別顏色物理量
5.4.1 孟塞爾知覺色變量
5.4.2 棕色的獨特性
5.4.3 染色工作者知覺色的可變量
6 顏色測量及儀器
6.1 顏色方程
6.1.1 顏色色匹配實驗
6.1.2 顏色方程及光譜三刺激值
6.2 顏色測量基礎
6.2.1 1931CIE-RGB 系統
6.2.2 假想三原色概念:1931CIE-XYZ系統
6.2.3 10°觀察條件:CIE1964補充色度學系統
6.2.4 xy色度圖
6.3 顏色測量原理
6.3.1 測色原理
6.3.2 顏色測量的公式:三刺激值的計算
6.3.3 顏色三屬性的標定
6.4 顏色測量的參照標準
6.4.1 光源(施照體)
6.4.2 被測物體的透射率與反射率因素
6.4.3 CIE推薦的觀測條件
6.5 反射分光光度計
6.5.1 分光光度計適用的照明和觀察條件
6.5.2 觀測幾何條件的選擇
6.5.3 自動記錄式分光光度計的演變及現代測色分光光度計的特點
6.5.4 用于熒光樣品分光光度計的光源
6.5.5 測色分光光度計分類
6.5.6 測色分光光度計的測色原理
6.5.7 常見測色分光光度計
6.5.8 分光光度計測色數據處理及標準
6.6 透射分光光度計
6.6.1 透射分光光度計的分類和構成
6.6.2 透射法的基本原理
6.6.3 透射法的作用
6.7 光電測色儀器
6.7.1 盧瑟條件及修正
6.7.2 光源和照明受光幾何條件
6.7.3 光電測色儀介紹
7 色差及顏色定量
7.1 CIE1960均勻色標尺圖
7.2 CIE均勻顏色空間
7.2.1 CIE1964(W*U*V*)均勻顏色空間
7.2.2 CIE1976(L*U*V*)和CIE1976(L*a*b*)均勻顏色空間
7.3 判斷色差的標準及優化色差方程
7.3.1 判斷色差的標準
7.3.2 優化色差方程
7.4 同色異譜顏色
7.4.1 同色異譜的概念
7.4.2 同色異譜條件
7.4.3 顏色同色異譜程度的評價
7.4.4 顏色的同色異譜差異
7.5 色差評定
7.5.1 顏色分類
7.5.2 在牢度試驗中的色差測試
7.5.3 儀器評定變色的公式
7.6 顏色的量化
7.6.1 顏色量化圖譜
7.6.2 不同顏色應用工作者的色變參數
7.6.3 顏色適應及顏色恒定性
7.7 染料強度和顏色深度
7.7.1 染料強度
7.7.2 顏色深度
7.8 白度的定量
7.8.1 白度公式
7.8.2 白度的評定
8 計算機測配色
8.1 計算機配色原理
8.1.1 基本光學原理
8.1.2 計算機配色形式
8.2 計算機配色系統
8.2.1 模擬匹配預測計算機
8.2.2 數字計算機匹配預測
8.2.3 現代電腦測配色系統介紹
8.3 紡織品電腦配色基礎數據建立
8.3.1 建立基礎數據的染色(或印花)
8.3.2 建立基礎數據的測色
8.3.3 基礎數據文件編制及儲存
8.3.4 紡織品染色的基礎數據新概念
8.4 紡織品目標色測色及數據文件建立
8.4.1 紡織品目標色測色
8.4.2 編制目標色基礎數據文件
8.5 紡織品電腦配色的實施
8.5.1 配色處方計算
8.5.2 配色處方的選擇
8.5.3 試染
8.5.4 修正計算
8.5.5 混紡紡織品電腦配色
8.6 電腦配色在其他行業中的延伸
8.6.1 涂料、油漆的電腦配色
8.6.2 印刷油墨配色
8.6.3 塑料著色的配色
8.6.4 連續染色的在線色澤控制
9 塑料的著色與配色
9.1 塑料的特性及著色原理
9.1.1 塑料的分類
9.1.2 塑料的基本特性
9.1.3 塑料著色原理
9.2 著色劑
9.2.1 著色劑性能要求
9.2.2 著色劑分類與品種
9.2.3 著色劑對塑料理化性能的影響
9.3 塑料著色與配色
9.3.1 塑料著色劑在塑料中的分散
9.3.2 色母粒著色
9.3.3 干混、糊狀、液狀著色
9.3.4 塑料染色
9.3.5 塑料著色劑配色
9.4 橡膠著色與配色
9.4.1 常見橡膠品種
9.4.2 橡膠用著色劑的基本要求及品種
9.4.3 橡膠的著色與配色
9.5 化學纖維紡前著色與配色
9.5.1 紡前著色方法
9.5.2 化學纖維與紡前著色劑
9.5.3 著色劑及選用要求
9.5.4 化學纖維紡前著色的配色
10 印刷油墨和涂料的配色與配方
10.1 印刷油墨
10.1.1 印刷油墨的性能和要求
10.1.2 油墨印刷中的色彩變化
10.1.3 油墨的調色和配色
10.2 涂料
10.2.1 涂料的組成、分類、命名
10.2.2 涂料用著色劑
10.2.3 涂料配色與配方
10.2.4 涂料的應用
11 皮革和皮毛、木竹草制品、鋁制品的著色與配色
11.1 皮革和皮毛的染色性能和著色后性質要求
11.1.1 皮革和皮毛的染色性能
11.1.2 皮革和皮毛著色后的性能要求
11.2 皮革和皮毛著色劑選擇及分類
11.2.1 水溶性染料
11.2.2 非水溶性染料
11.3 皮革和皮毛著色與配色
11.3.1 染色方法
11.3.2 染色工藝及配方
11.4 金屬鋁 木制品 草制品 竹制品著色與配色
11.4.1 金屬鋁著色、配色、配方
11.4.2 木制品著色與配色
11.4.3 草制品著色與配色
11.4.4 竹材的染色與配色
12 食品、藥品、化妝品及家用洗滌用品的著色與配色
12.1 食品、化妝品、藥品及家用洗滌用品色素的分類
12.1.1 食用色素的分類
12.1.2 化妝品用色素
12.1.3 洗滌用品著色劑
12.2 色素的安全性及要求
12.2.1 食品染料
12.2.2 化妝品用色素的要求
12.2.3 洗滌用品色素的要求
12.3 食品、藥品、化妝品、洗滌用品著色和配色
12.3.1 食品著色與配色
12.3.2 化妝品著色與配色
12.3.3 洗滌用品著色與配色
12.3.4 藥品著色與配色
13 陶瓷、玻璃、水泥著色與配色
13.1 陶瓷顏料
13.1.1 陶瓷顏料分類
13.1.2 陶瓷顏料的制造
13.1.3 陶瓷顏料發色機理
13.1.4 陶瓷顏料的特性
13.2 陶瓷著色(裝飾)
13.2.1 色釉
13.2.2 色坯與化妝土
13.2.3 彩繪
13.2.4 晶化釉
13.3 陶瓷著色油墨配制
13.3.1 貼花紙印刷用油墨
13.3.2 陶瓷絲印油墨
13.4 玻璃著色與配色
13.4.1 著色玻璃的分類
13.4.2 影響玻璃著色的因素
13.4.3 著色方法
13.4.4 玻璃著色劑及用量
13.5 水泥著色與配色
13.5.1 彩色水泥的制造方法
13.5.2 彩色水泥著色劑及要求
13.5.3 水泥著色配方
14 文化用品的著色與配色
14.1 紙張的著色與配色
14.1.1 著色用染料
14.1.2 紙的著色方法
14.2 墨水著色與配色
14.2.1 墨水用著色劑
14.2.2 墨水配制、配色、配方
14.3 其他文化用品著色與配色
14.3.1 復寫紙及打字蠟紙
14.3.2 圓珠筆油、彩色蠟筆、粉筆
14.3.3 美術顏料、印泥、印臺油
14.3.4 膠片的著色與配色
14.4 日用品著色與配色
14.4.1 蚊香
14.4.2 絹花
14.4.3 蠟制品
14.4.4 焰火
參考書目
[ 展開全部隱藏部分 ]
責編推薦
NULL